与流动儿童分享公益林果实,共度嘉年华
在过去六年里,卡特彼勒基金会公益林项目不但带来生态效益,而且为受益地区的农村家庭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实践“受助者亦助人”这一理念,11月12日,受益农户通过公益林项目向北京昌平新龙学校捐赠了150公斤苹果,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先生亲手将苹果交给了新龙学校的校长。
同时,卡特彼勒的志愿者们与“新公民计划”合作,在新龙学校举办了阅读嘉年华活动,与200多名9-15岁的流动儿童共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卡特彼勒基金会的合作伙伴百年职校的学生们也受邀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一活动,向人们展示,他们在接受帮助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服务他人。
“新公民计划”是一家专注于流动儿童教育的公益组织,阅读嘉年华是他们发起的旨在增进流动儿童阅读能力和知识的互动活动。在当天的活动中,志愿者组织了丰富的互动游戏,针对流动儿童的特点和阅读需求进行了专门设计,让他们在游戏中品味高质量的图书,获得阅读技巧和知识,体验阅读的乐趣。这些都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并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贫困是什么?
源于纽约诗人Max Stossel的想象,这个视频融合过去和未来、科学和猜想、 哲学和人性,展望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
卡特彼勒志愿者参与流动儿童阅读嘉年华活动
卡特彼勒在2016中国公益年会上获颁2016年中国公益企业奖
卡特彼勒参与的阅读和科学嘉年华活动荣获2016年北京市十佳企业志愿服务项目
卡特彼勒基金会帮助非优势年轻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
非优势年轻人在就业、社会融入、心理成长等方面有特殊需求,急需优质教育资源。从2011年开始,卡特彼勒基金会通过赠与亚洲基金会支持百年职校,为初中毕业后的非优势年轻人提供免费的高品质职业教育, 满足他们的独特需求。
卡特彼勒基金会百年职校项目主要支持非优势女生接受职业教育。和菊花是来自云南一个小村庄的少数民族女生,曾因贫困失学,2014年进入北京百年职校服务班后,接受免费职业教育,掌握了基本电脑和英语技巧,同时完成职业礼仪、清洁课程、音乐素养、法律知识等职业技能和人生技能课程的学习,并在第二年实习期间,从客房清洁员升任客房文员同时掌握了插花技术。2016年7月,和菊花从北京百年职校毕业,获得“客房部秘书”和“花房主管”双岗正式工作,她也为家人寄去二万元,用于支付弟弟中学学费和家庭的部分生活费。
和菊花和她的493名校友都是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的2015年百年职校项目的受益者。作为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公益职业学校,在全人教育理念下,百年职校为非优势年轻人设计了独特的教育体系。学生在百年职校通过学习职业技能和包括人文社会、艺术素养、科技教育、健康生活、个人成长的人生技能课程,开发出自己在智力、情感、社交、体力、艺术、创造性和精神层面的潜能。
卡特彼勒基金会致力生态扶贫

2015年,由卡特彼勒基金会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卡特彼勒基金会公益林”项目走进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在53岁李大爷的闲置土地上种植优质苹果树。
为治疗2013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李大爷外债累累,且土地闲置无法创收,令他与老伴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所需。“卡特彼勒基金会公益林”项目在他的土地种植苹果树后,果实归李大爷所有。经测算,三年后果实进入丰产期预计每年将产生四万元收入,从而极大改善李大爷一家的生活。
苹果树的栽种过程中,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采用生物有机肥,减少当地面源污染的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对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滞尘释氧以及固碳减碳等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卡特彼勒基金会公益林是2011年由卡特彼勒基金会启动,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公益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从注重防风防沙的生态绿化林逐步向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态扶贫公益林转化,通过在北方重点造林地区以及太湖周边区域种植树木,建立绿色屏障从而保持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让当地居民从改善的生态环境中受益。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河南兰考县爱心厨房项目
学生营养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的基础。虽然国家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之后,帮助大多数学校新建了食堂餐厅,但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兰考县的贫困现状导致当地学校缺少资金购置设备,不得不烧柴供饭,既污染环境又影响饮食质量。同时,缺少餐具消毒及食品存储设备,教师与厨师也没有接受过正规食育和食品安全培训,供餐存在极大卫生隐患。
2017年开始,卡特彼勒基金会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河南兰考开展“爱心厨房”项目,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餐食。该项目将为兰考县的10所小学提供包括电磁炉大锅灶、蒸饭车、消毒柜、操作台、土豆削皮机等标准化烹饪工具;为近4500名孩子提供卫生安全的餐食;同时还将针对50名学校教师进行食品安全和营养培训,对20名食堂师傅进行厨房设施设备使用的培训。此外,“爱心厨房”项目提供的电磁炉大锅灶、蒸饭车等自动化厨房设备更加节能和环保,将节省原本购买煤炭所需的大量费用,更将大大降低因煤炭燃烧而带来的环境污染。
早在2013年的雅安地震灾后重建工作中,卡特彼勒基金会就曾支持中国扶贫基金会为雅安市的10所小学修建了“爱心厨房”,让孩子吃上了热乎可口的营养午餐,并为孩子们和学校教师及厨师提供了食品营养和安全培训。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仁人家园”在四川省剑阁县姚家乡为期五年的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计划于2017年为至少28户低收入家庭提供无息信用借款,帮助他们新建或维修房屋。
剑阁县属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秦巴山连片贫困区域的重点扶贫县,在剑阁姚家乡,约1183户危旧土坯房需要被改造,然而资金不足使许多村民放弃了改建新房。为此,仁人家园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为期五年(2016-2021)的建房项目,通过提供无息借款、建房技术支持及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帮助当地贫困家庭修建安全稳固、经济适用、拥有基础卫生设施的房屋。
该项目设立的“社区住房基金”延续了仁人家园循环基金模式,用以接收捐款、发放和回收借款,并将还款通过循环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困难家庭修建房屋。循环基金充分体现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信念,使得受益者也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让困难家庭获得自助亦助人的成就感。
该项目已在2016年为20户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无息信用借款,帮助他们新建或维修房屋。随后,项目还将根据还款和新的资金投入情况,可持续性地帮扶更多的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脱离贫困。
卡特彼勒基金会成立于1952年,是卡特彼勒的慈善机构。迄今,卡特彼勒基金会已投入6.5亿多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为环境可持续性、教育和人类基本需求项目提供支持,致力于让可持续进步成为可能。如想进一步了解卡特彼勒基金会在全球的影响力,请查看基金会介绍单页:

http://www.caterpillar.com/zh/company/
caterpillar-foundation/about-us/paper.html


有关卡特彼勒基金会的信息,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