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卡特彼勒基金会谈企业基金会运营效率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案例被纳入《2016中国企业基金会发展研究报告》,并在《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八届企业社会责任年会上发布。卡特彼勒基金会代表作为对话嘉宾,参与了年会“企业基金会效率说”的主题讨论。 |
|
为了将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最大化,使其带来尽可能大的积极的社会影响,卡特彼勒基金会运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运营理念,提高基金会的运营效率,帮助非营利合作伙伴提升项目可持续性和实施效率。 |
|
卡特彼勒基金会尤其注重协作,致力于联合、激励和推动合作伙伴,共同应对挑战。因为只有通过协作,发挥不同机构和组织的经验与智慧,才能为全球性问题提供更富于创造性、更可持续、更可扩展的解决方案,真正提升慈善工作的效率和社会效益。 |
|
因其出色的运营及管理,卡特彼勒基金会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与《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最佳企业公民评选活动中获得“2015年度最佳企业基金会管理奖”。 |
|
 |
|
|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偏远山区安全用水项目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援建重庆偏远山区的两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于近日完工,为开县镇安镇芭蕉村、南川区白沙镇大竹村和红庙村三个村庄约3600人解决了基本用水需求,同时兼顾了当地耕地用水及牲畜养殖用水需求。 |
|
以往,这三个村的绝大部分农户依靠挑天然雨水聚集产生的水井水作为生活和生产用水,取水用水卫生条件差,水质安全得不到保障。卡特彼勒基金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修建小型集中供水系统,解决当地群众用水安全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基础条件。 |
|
此次结合村民人畜用水建设的小型集中供水系统,包括净水厂、拦水坝、蓄水池等设施,除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外, 还可提供500多亩耕地、200多亩菜地的灌溉用水及1150头牲畜的养殖用水。由于项目满足了当地农业发展的用水需求,村里建立起农业养殖、种植基地,吸纳妇女在当地就业,带动了农户收入的增加。 |
|
此外,项目发放农村饮水卫生手册给886户3600名村民,并邀请卫生专家,以集中宣讲的方式对当地及邻近村庄约4100名村民进行了卫生健康培训,普及安全饮水及防疫知识。 |
|
 |
|
|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留守儿童应急安全教育 |
 |
作为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备灾减灾专项基金工作内容的一部分,8月15日至3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卡特彼勒基金会童伴计划留守儿童安全知识培训”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叙永县、资阳市安岳县、内江市资中县、雅安市汉源县展开。本次培训包括防水、防性侵、食品安全、儿童权益、急救常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培训通过亲子体验营+课堂培训的形式,帮助儿童识别生活安全风险,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并掌握自救技巧,提升远离风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家长和儿童之间的积极互动和交流。 |
|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占全国儿童的22%,留守儿童遭遇意外伤害的比率比非留守儿童高8%左右。寒假期间,安全培训还将在巴中市南江县、通江县、达州市通川区、南充市营山县、高坪区陆续展开,将有约3.5万名留守儿童从中受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