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持江苏盐城抢险救灾
6月23日下午三点左右,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部分地区突发龙卷风冰雹严重灾害,多个乡镇受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卡特彼勒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迅速启用备灾减灾专项基金,在灾害发生后20小时内210顶赈灾专用帐篷已从南京起运,并于6月24日晚运抵重灾区阜宁县陈良镇新涂村,现场救灾人员迅速利用这批帐篷搭建起了临时安置区,为在龙卷风灾难中失去家园的人们提供一个暂时的落脚点。同时,卡特彼勒基金会宣布对员工的灾难救助捐款进行配捐,配捐额最高至33万人民币。
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表示,“我们将调动资源全力支持当地抢险救灾以及受灾民众安置工作。卡特彼勒对江苏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90年代我们的第一家制造工厂在江苏落户,二十多年来这里已成为卡特彼勒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基地。”
2015年,卡特彼勒基金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联合设立了“备灾减灾专项基金” ,用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备灾减灾工作。卡特彼勒基金会将每年向专项基金注入新的资金。2015年和2016年卡特彼勒基金会已向该专项基金注入50万美元,约合325万元人民币。
从2014年起,卡特彼勒基金会在灾难救助领域采用了新的模式,从灾害发生后的事后捐赠改为灾害发生前的提前捐赠。提前捐赠的模式无论是在即时提供灾害救助方面,还是在资金效率方面都会带来更高的正面效应。
“宝马展”慈善运水体验
2016宝马展,卡特彼勒基金会举办慈善运水体验活动,邀请现场的人亲身感受非洲妇女和儿童每日担水的艰辛。我们为每位完成体验任务的参与者配捐善款,支持公益组织在非洲开展洁净水项目。
雨竹科学嘉年华
育慧阅读嘉年华
卡特彼勒基金会为流动儿童传递学习快乐
新公民计划面向全国打工子弟社区和学校开展多种教育行动,帮助流动儿童掌握知识,为升学和融入社会做准备。卡特彼勒基金会重点支持新公民计划的流动儿童阅读和基础科学教育项目,2015-2016年,共58872名流动学生受益,相关知识获取量提升了10-30%。
此外,卡特彼勒员工积极参与新公民计划的志愿活动。4月2日, 41名卡特彼勒志愿者在北京育慧学校和200多名学生开展阅读嘉年华活动,用趣味游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5月22日, 51名卡特彼勒及卡特代理商威斯特的志愿者来到北京雨竹学校,支持科学嘉年华活动,与200多名学生齐动手,展开科学实验、侦探推理和模型制作游戏,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卡特彼勒基金会援建鲁甸灾区的五座溪桥投入使用
卡特彼勒基金会援建云南鲁甸灾区的五座溪桥已于2016年初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万余名群众的日常出行及物资运输带来极大便利。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交通设施严重受损,制约灾后重建与百姓出行。卡特彼勒基金会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调研报告,为当地人口较为密集、受灾最为严重的龙头山镇援建五座溪桥,解决村民“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建设难题。
五座溪桥的建设标准为:每座桥受益人数不少于100人,附近有学校的优先考虑;桥梁长度不少于14米(不含引桥部分),宽度不少于3.3米;桥梁建成后确保至少正常使用20年。经前期勘测与村民情况说明会,建桥工作于2015年4月启动。施工人员克服地质与气候挑战,在一年内完成五座溪桥的建设。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贵州山村儿童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对人的终身学习和技能发展有关键影响。幼儿未来的潜力一半在四岁前形成。山村地区的幼儿无法获得早期启蒙教育,在认知、语言和自信心养成上与城市幼儿差距显著。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2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开展乡村幼儿园项目,为偏远贫困山村幼儿提供普惠方便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该项目在三个乡镇建设72处幼教点,每年为约1700名三至六周岁幼儿提供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教育,到2015年,幼教点扩展为204个,204名志愿教师参与项目,8824名幼儿受益,这些幼儿多为留守儿童,部分为单亲和家庭残缺儿童。
其中,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织金县的40处幼教点,1125名幼儿和45名志愿者教师获益于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这些幼儿的语言、运动、认知和记忆分数在半年内分别提高了23%,36%,27%和34%。
2013年,卡特彼勒基金会、卡特彼勒公司和卡特代理商员工曾共同为雅安地震灾后重建捐款。除了为受灾严重的汉源县福林镇太平村农田灌溉项目提供支持外,捐款还用于雅安市雨城区和汉源县的10所小学“爱心厨房”的建设。两年过去了,“爱心厨房” 不但使孩子们能吃上热乎可口的营养午餐,还在不断向孩子们传递营养健康知识,举办营养课堂和培训活动,来一起看看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笑脸吧。
卡特彼勒基金会成立于1952年,是卡特彼勒的慈善机构。迄今,卡特彼勒基金会已投入6.5亿多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为环境可持续性、教育和人类基本需求项目提供支持,致力于让可持续进步成为可能。如想进一步了解卡特彼勒基金会在全球的影响力。

请访问:http://www.togetherstronger.com/

有关卡特彼勒基金会的信息,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