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卡特彼勒基金会为流动儿童传递学习快乐 |
 |
新公民计划面向全国打工子弟社区和学校开展多种教育行动,帮助流动儿童掌握知识,为升学和融入社会做准备。卡特彼勒基金会重点支持新公民计划的流动儿童阅读和基础科学教育项目,2015-2016年,共58872名流动学生受益,相关知识获取量提升了10-30%。 |
|
此外,卡特彼勒员工积极参与新公民计划的志愿活动。4月2日, 41名卡特彼勒志愿者在北京育慧学校和200多名学生开展阅读嘉年华活动,用趣味游戏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
|
5月22日, 51名卡特彼勒及卡特代理商威斯特的志愿者来到北京雨竹学校,支持科学嘉年华活动,与200多名学生齐动手,展开科学实验、侦探推理和模型制作游戏,启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
|
 |
|
|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援建鲁甸灾区的五座溪桥投入使用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援建云南鲁甸灾区的五座溪桥已于2016年初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万余名群众的日常出行及物资运输带来极大便利。 |
|
2014年8月3日,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交通设施严重受损,制约灾后重建与百姓出行。卡特彼勒基金会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调研报告,为当地人口较为密集、受灾最为严重的龙头山镇援建五座溪桥,解决村民“最后一公里”的道路建设难题。 |
|
五座溪桥的建设标准为:每座桥受益人数不少于100人,附近有学校的优先考虑;桥梁长度不少于14米(不含引桥部分),宽度不少于3.3米;桥梁建成后确保至少正常使用20年。经前期勘测与村民情况说明会,建桥工作于2015年4月启动。施工人员克服地质与气候挑战,在一年内完成五座溪桥的建设。 |
|
 |
|
|
 |
|
卡特彼勒基金会支持贵州山村儿童学前教育 |
 |
学前教育对人的终身学习和技能发展有关键影响。幼儿未来的潜力一半在四岁前形成。山村地区的幼儿无法获得早期启蒙教育,在认知、语言和自信心养成上与城市幼儿差距显著。 |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2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开展乡村幼儿园项目,为偏远贫困山村幼儿提供普惠方便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该项目在三个乡镇建设72处幼教点,每年为约1700名三至六周岁幼儿提供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教育,到2015年,幼教点扩展为204个,204名志愿教师参与项目,8824名幼儿受益,这些幼儿多为留守儿童,部分为单亲和家庭残缺儿童。 |
|
其中,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织金县的40处幼教点,1125名幼儿和45名志愿者教师获益于卡特彼勒基金会的支持,这些幼儿的语言、运动、认知和记忆分数在半年内分别提高了23%,36%,27%和34%。 |
|
 |
|